央廣網濟南8月8日消息(記者劉佳音 劉博倫 實習記者牛濟霖 趙雨璇)在濟南市歷下區甸柳新村街道養老服務中心,負責人黨曉正專注地坐在桌前,仔細翻看社區養老服務工作總結與研究報告。甸柳新村街道轄區內現有70歲以上孤寡、獨居老年人口258人,失能老人143人、半失能老人61人,僅街道養老服務中心就服務著近100名中重度失能老人。這些老人不僅需要日常的悉心照料,在失能照護、康復護理、心理慰藉等方面也有著多樣化的需求,對專業化養老服務的渴望尤為突出。
“真和自己孩子似的!”在甸柳新村街道養老服務中心,一位82歲的老人在提到黨曉時,語氣中滿是激動,“我家住在4樓,上下樓不方便,她就買了飯給我送到家里去,和親閨女沒兩樣!”作為養老服務中心的負責人,黨曉除了統籌整體運營外,照料失能老人、陪伴活力老人下棋聊天、帶領團隊給行動不便的老人上門助餐等,都是她工作的日常。
今年7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確定的17個新職業名單中,養老服務師赫然在列。這一新興職業的出現,正是為了更好地應對當下社會養老服務的多元需求。黨曉認為,養老服務師與傳統的養老護理員有著顯著區別,養老服務師對專業能力的要求更高,應是能夠完成養老服務需求評估、方案制訂與實施等個性化和專業性工作的復合型人才。
“養老外賣”是黨曉所在甸柳新村街道的一項創新舉措!梆B老外賣”并非傳統意義上單純把餐送到老人家里,而是把一系列服務打包送到老人家中!拔覀凁B老服務中心組建了一支由‘醫師+護士+健康管理師+心理咨詢師+生活照護員’構成的專業團隊,老人在線上通過App一鍵呼叫,服務人員接單后就把服務配送到老人家。界面只有兩個選項,老人操作起來比打電話還便捷!秉h曉介紹道。
在黨曉看來,養老服務師所需要具備的需求評估、個性化方案制定等能力,與“養老外賣”追求的精準服務高度契合!跋M梢酝ㄟ^養老服務師的系統化學習,為這個智慧平臺的運營注入更專業的動力!秉h曉說道。
養老服務師作為新興職業,承載著社會對高品質養老服務的期望。目前,我國養老服務領域專業人才短缺,也讓這份職業的價值更加凸顯。采訪最后黨曉說:“我希望有更多人能加入到養老服務師的專業隊伍中來,共同為老年人的幸福生活貢獻力量!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