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5月7日消息(記者郭振丹 見習記者何智康)人工智能作為國家戰略級重點發展領域,近年來以驚人的“加速度”推動社會各行業轉型升級。

作為上海建設“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的核心承載地,當前徐匯區正全面推動人工智能成為助力區域經濟升級的核心引擎,以“模速空間”為代表的高質量孵化器不斷吸引著全球頂尖企業、創新人才和資本匯聚。截至目前,徐匯區已經匯聚稀宇科技、商湯科技、階躍星辰、無問芯穹、星紀魅族、特贊科技和斑馬智行七家人工智能龍頭企業,形成“北斗七星”矩陣,成為全球人工智能創新的“超級節點”。

全國首個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模速空間”(央廣網記者 郭振丹 攝)

作為徐匯區人工智能“北斗七星”中的底層算力賦能者,無問芯穹成立僅24個月就成長為估值數十億元的準獨角獸企業,更在徐匯區和模速空間的聯合支持下參與建設全國首個“算力生態超市”——模速空間算力生態平臺,成為上海人工智能產業的核心要素賦能者。

據無問芯穹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夏立雪介紹,模速空間算力生態平臺既解決了企業“用得起、用得好”算力的現實需求,更通過算力基礎設施底層技術創新和產業實際使用,推動中國算法和硬件之間形成正向循環,以高質量算力基礎設施支撐人工智能在各行各業中應用落地。

“模速空間”人工智能產品體驗店(央廣網記者 郭振丹 攝)

事實上,人工智能的潛力不僅在于技術突破,更體現在與產業深度融合帶來的商業變革。“北斗七星”通過人工智能賦能百業的嘗試,充分展示了人工智能與產業結合的多樣可能性。

星紀魅族作為“北斗七星”中人工智能技術與消費產業融合的典范,其以智能終端為切入點,將人工智能融入到智能手機、智能汽車、智能眼鏡和iot產品中,重塑未來人機交互方式,構建出更便利的人工智能科技生活場景。特贊科技則通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為醫藥、工業制造、汽車、金融等行業帶來企業內容數字基礎設施的系統化升級。圍繞內容生產、管理、分發、分析的全鏈條,構建“內容+人工智能”的商業增長引擎,深度賦能實體經濟高質量和創新發展。

記者在上海“模速空間”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的人工智能產品體驗店看到,小巧的智能眼鏡吸引眾多消費者嘗試,該眼鏡可以在鏡片之上呈現100多英寸屏幕投屏的效果,同時還可提供導航、翻譯等功能。據了解,人工智能產品體驗店自2月亮相以來就集結了200余款人工智能潮品,包含智能穿戴、效率提升、智能健康、音頻設備等多個方面,其中九成產品都是“中國智造”。

將百寸巨幕“折疊”進鏡片的智能眼鏡(央廣網記者 郭振丹 攝)

伴隨著“北斗七星”戰略布局的落地,徐匯區還聚集了十家“群星企業”,無限光年、魔琺科技等十家企業相輔相成,共同搭建了涵蓋AI核心技術研發、底層算力支持、應用場景開發、技術商業化等在內的完整生態鏈。

從“北斗七星”到“群星閃耀”,徐匯區正以“模速空間”為核心引擎,全面聚焦全產業鏈協同發展,不斷吸引更多頂尖人工智能科技企業與創新資源的集聚。通過構建完善的大模型生態、推動場景應用創新,以及拓展國際合作網絡,“模速式”生態引力正在打破傳統產業發展的邊界,讓更多創新“星星”在徐匯的人工智能天空中閃耀,全面重塑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新時代格局。

編輯:鄭曉蔚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