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8月22日消息(記者鄭曉蔚 見習記者何智康)“中國港口行業的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高質量的法律服務保駕護航!敝袊劭趨f會秘書長丁莉表示,隨著港口業務不斷拓展、新業態持續涌現,港口企業面臨的法律與合規風險日益增加,商事糾紛也隨之增多。

港口企業選擇訴訟途徑解決爭議時,常常面臨管轄限制、程序周期較長、經濟成本過高等現實困擾,難以滿足港口貿易高頻高效的糾紛解決需要。在這一背景之下,中國港口協會與上海仲裁委員會于8月21日正式達成戰略合作,未來將充分發揮雙方優勢,為我國港航業法治化發展描繪嶄新藍圖。

戰略合作三大亮點 瞄準港口行業“急難愁盼”

港口是陸海物流鏈的關鍵節點,在全球貿易與物流網絡中扮演著無可替代的角色。從船舶滯期的糾紛調解,到跨境貿易的風險防范;從智慧港口的合規指引,到行業人才的法治素養提升……中國港口協會與上海仲裁委員會將開展全方位合作,強化海事仲裁服務,共筑港口法治生態。

根據雙方簽署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三大合作亮點值得關注,每一項都瞄準港口行業的“急難愁盼”:一是為糾紛解決共建“診療室”。依托中國港口協會法律與商務專委會搭建專業平臺,從爭議調解、法律培訓到行業規范制定“全鏈條”發力,為綠色港口、智慧港口建設送上定制化法治“工具箱”。二是為行業發展安裝“法治引擎”。創新推出人才雙向培育、“仲調對接”新模式與深度行業課題研究,讓法治力量從“后端保障”變成“前端賦能”,給港航企業注入持續成長的法治動能。三是開通港航法治“信息高速路”。構建全媒體法治宣傳矩陣,不僅有政策法規“直通車”一鍵直達,更要推動制定港口領域爭議解決的行業標準或示范條款等,讓法治規則“看得見、用得上”。

中國港口協會秘書長丁莉與上海仲裁委員會副主任孫海華正式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央廣網見習記者 何智康 攝)

仲裁相較于訴訟 在糾紛解決中存在哪些優勢?

“港口運營中難免出現糾紛,通過這次合作,我們將全流程參與港口企業的風險防范與糾紛解決:走進港口開展風險會診,完善企業內控制度;通過專題活動,提升從業人員法律意識;借鑒‘海事調解+仲裁’經驗,為港口糾紛提供‘斗而不破’的解決方案。”上海仲裁委員會副主任孫海華表示,仲裁相較于訴訟,既依法依規,又兼顧公平合理,有助于破解“合法不合理”的困境,在幫助企業維護商業關系的同時,高效化解爭議、助力行業穩步向前發展。

孫海華還提到,仲裁其實和訴訟一樣,同為糾紛化解的最后防線,但仲裁更具靈活性,能深度融入市場主體的決策全過程,可通過風險評估、機制完善等方式,讓法律、經貿、行業等多領域人才,幫助企業將風險防控關口前移。即便出現糾紛,仲裁機構也能提前介入,通過協會或商會內部糾紛解決機制導入仲裁,經調解達成的協議可由仲裁機構確認,賦予其法律效力并進入執行程序,這正是仲裁能動性的體現。

上海仲裁委員會副主任孫海華接受采訪(央廣網見習記者 何智康 攝)

多方協同聯動 共筑港航高質量發展基石

中國港口協會作為中國港口界唯一的全國性行業協會,會員遍及大陸沿海和內河的各主要港口。據統計,目前我國共設立280余家仲裁機構,談及選擇與上海仲裁委員會達成戰略合作的深層考量,協會秘書長丁莉表示:“從專業能力看,上海仲裁委員會優勢十分突出,這是我們最看重的一點。同時,上海由于國際航運中心建設,集聚了港口、航運等優質資源;加上被譽為‘全球第一大港’的上海港,在建設與發展過程中,也積累了很多經驗和案例!边@些“活教材”能為海事仲裁服務提供最貼近行業實際的參考,讓爭議解決方案更接地氣、更具操作性。

中國港口協會秘書長丁莉接受采訪(央廣網見習記者 何智康 攝)

“我們仲裁委員會和港口協會達成合作,有點像灰姑娘遇上王子的現代版故事,但我們這位‘灰姑娘’是有底氣、有信心的!睂O海華口中的“底氣”,源于上海仲裁委員會多年來在行業糾紛解決中的創新案例與成功實踐:為中國潛水救撈行業協會會員間的糾紛提供調解確認服務,程序簡潔高效,快速化解爭議;與上海海事局合作的“海事調解+仲裁確認”模式,被交通運輸部向全國推廣,成為海事糾紛解決的創新樣本。孫海華相信,這次戰略合作將為有中國特色的海事仲裁制度發展注入創新動能,雙方將攜手共筑港航法治化發展的新格局。

8月21日舉辦的2025年港口合規管理與海事仲裁研討會上,交通運輸部原副部長、中國科協決策咨詢首席專家徐祖遠發表題為《法治筑基,港口提質》的主旨演講。他對港口企業也提出了探索深化合作的四種新途徑:將仲裁機制嵌入業務全流程;充分運用“調解+仲裁”的高效模式,以最小成本化解爭議、凝聚發展合力;加強內部法律風險管理體系建設,提高企業的法律意識和風險防范能力;積極參與行業仲裁交流與案例共享。

徐祖遠認為,通過統一港口領域爭議解決標準、打破區域間規則壁壘,減少要素流動的制度性成本,讓港口資源在更規范的法治環境中高效配置,有利于推動港口行業高質量發展。

編輯:林馥榆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