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8月22日消息(記者鄭曉蔚)“今年8月,當連續高溫下上海電網負荷沖至4055萬千瓦的歷史峰值,虛擬電廠正成為守護城市用電安全的‘隱形調節器’。”上海市電力行業協會與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披露:今年以來,上海虛擬電廠累計削峰能力突破200萬千瓦,單次最大響應達116.27萬千瓦——相當于瞬間“喚醒”一座中型火電廠的供電能力,為迎峰度夏提供了關鍵支撐。

8月22日,2025 第二屆虛擬電廠(上海)高峰論壇在上海浦東成功舉辦。這場以“聚合·智創·引領·融通——虛擬電廠賦能新型電力系統”為主題的論壇,更揭示了虛擬電廠對超大城市電力韌性、全球極端氣候應對的深層價值。

本次論壇由上海市電力行業協會和中國能源研究會虛擬電廠專業委員會主辦,匯聚了來自政府機構、科研院所、行業企業的近千名嘉賓,共同探討虛擬電廠的技術創新、市場機制與未來發展。在凝聚行業共識的同時,論壇為虛擬電廠規模化落地鋪就了從技術突破到市場成熟的清晰路徑,也為全國虛擬電廠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上海樣板”。

本次論壇以“聚合·智創·引領·融通——虛擬電廠賦能新型電力系統”為主題(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高峰論壇聚智匯力,共推虛擬電廠產業高質量發展

8月22日上午9:00,2025第二屆虛擬電廠(上海)高峰論壇主論壇正式啟動。論壇開幕前,部分受邀嘉賓及電力行業協會領導先行參觀展區,實地了解虛擬電廠技術成果與應用案例。

中國能源研究會理事長史玉波以視頻方式,代表中國能源研究會向論壇召開表示熱烈祝賀。他指出,上海虛擬電廠最大響應負荷突破100萬千瓦,創下上海虛擬電廠實測調用新紀錄,也為全國規模化應用樹立標桿。隨著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虛擬電廠將成為電網韌性核心支撐,AI與數字孿生技術將推動其向“秒級響應”升級。新成立的虛擬電廠專委會需突破技術瓶頸、加速成果轉化、搭建人才體系。研究會將全力支持專委會建設,共同推動虛擬電廠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能源研究會理事長史玉波以視頻方式表示祝賀(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朱明林在致辭中強調,一年來,上海虛擬電廠發展碩果累累,從“示范引領”進入“加速發展”的新階段。他表示,上海將把落實國家“雙碳”戰略,加快建設新型電力系統作為重中之重,著力支撐“五個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建設,既要融入國家戰略,加快推進“蒙電入滬”深遠海上風電等一批超級工程建設,更要結合上海的資源稟賦和技術產業優勢,進一步發揮好虛擬電廠聚沙成塔、供需互動的關鍵作用,有力破解上海能源發展“夠不夠、綠不綠、貴不貴”的三大難題。

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朱明林致辭(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葛東波指出,綠色低碳成全球共識,我國正加速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虛擬電廠對上海這類特大城市意義重大。上海 2016 年開展國內首個商業建筑虛擬電廠試點,今年成立市虛擬電廠管理中心,可調規模實際調用能力居全國城市首位。特別是上周四為應對持續高峰負荷,上海虛擬電廠最大響應規模達116萬千瓦,成為全國首個虛擬電廠實測調用能力達到百萬千瓦級的城市。下一步,上海將持續優化管理機制、拓展資源規模、強化政策支持。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葛東波致辭(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國家能源局華東監管局市場監管處處長魏萍從政策、區域、產業、市場四個維度分析了華東地區發展虛擬電廠的有利條件。她表示,華東監管局將積極支持虛擬電廠以獨立主體身份參與電力市場,完善市場準入、交易品種和結算機制,為虛擬電廠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營造良好的監管環境,推動區域能源協同發展。

國家能源局華東監管局市場監管處處長魏萍致辭(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上海電力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顧春華介紹了上海電力大學在虛擬電廠領域的實踐與規劃。他表示,學校高度重視虛擬電廠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創新,已構建校園級虛擬電廠物理基座,成功響應上海市虛擬電廠平臺削峰指令,未來將擴大示范范圍、融入AI技術,深化核心技術攻關、構建開放創新生態、培育高層次人才、推動政策機制創新,助力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上海電力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顧春華致辭(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過去一年,上海虛擬電廠建設跑出了“加速度”:8月11日,上海電網負荷創下歷史新高,電力調節能力建設的重要性更加凸顯;8月14日,成功實施百萬千瓦級虛擬電廠需求響應專項調用,在迎峰度夏關鍵時期發揮了重要作用。

上海市電力行業協會會長,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梁旭在“成果基礎”之上,提出“聚合、智創、引領、融通”四位一體發展路徑:“聚合”是資源有機整合,將挖掘多元資源潛力;“智創”是數智技術重塑運營,將聯合高校攻關核心技術;“引領”是超大城市先行示范,將打造車網互動項目等;“融通”需金融與資本支撐,將推動綠色金融創新。他最后提出三點倡議:深化政企協同、強化技術攻關、擴大開放合作,共建虛擬電廠繁榮生態。

上海市電力行業協會會長,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梁旭致辭(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論壇期間,備受行業關注的中國能源研究會虛擬電廠專業委員會成立暨授牌儀式舉行,為這場聚焦虛擬電廠高質量發展的盛會再添亮點。

中國能源研究會虛擬電廠專業委員會成立暨授牌儀式舉行(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主題分享圓桌對話,助力虛擬電廠邁入“規模化應用”

主題演講環節,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副總經理盛明以“擎旗領跑·聚勢賦能——上海超大城市虛擬電廠實踐與創新”為題,分享上海超大城市虛擬電廠實踐成果。盛明重點分享了國網上海公司在規模化資源聚合、精準化時空調控、快速化秒級響應等方面的創新突破,并展望在政策突破、技術升級、生態拓展和場景深化四個維度的突破路徑,為超大城市虛擬電廠建設提供了可復制的“上海樣板”。

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副總經理盛明演講(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南方電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郭琦帶來“南方電網虛擬電廠技術的探索與實踐”分享,指出南方電網將分階段推動虛擬電廠發展,完善政策與市場機制,構建全業務流程技術標準體系,培育涵蓋上下游的產業鏈與生態鏈,推動虛擬電廠從試點邁向規模化商業運營,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南方電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郭琦演講(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中國能源研究會虛擬電廠專委會主任委員,清華大學電機系主任、教授康重慶“虛擬電廠的國內外實踐與發展方向”報告中,梳理全球演進脈絡,介紹虛擬電廠技術與模式的國際動向。他通過詳實的數據和案例對比,分析了國內外虛擬電廠發展的異同點,指出了當前面臨的技術整合、市場準入和商業模式三大核心挑戰。他還結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關于加快推進虛擬電廠發展的指導意見》及上海、浙江虛擬電廠二次調頻輔助服務等國內案例,提出技術要“硬核”、政策要“靈活”、標準要“先行”的解決路徑,為行業升級提供理論指引。

中國能源研究會虛擬電廠專委會主任委員,清華大學電機系主任、教授康重慶演講(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主題演講結束后,康重慶教授主持圓桌對話,各界嘉賓代表圍繞技術突破、商業模式創新與政策優化等熱點問題展開深度對話,形成多項共識,為虛擬電廠從“概念探索”邁入“規模化應用”提供了兼具前瞻性與實操性的借鑒參考。

各界嘉賓代表展開深度對話(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四大分論壇細分主題,精準對接行業需求

當天下午開設的四大分論壇,緊扣“聚合、智創、引領、融通”四大主題,精準對接行業需求,既對虛擬電廠戰略價值進行深度挖掘,也對推動賦能產業升級提供破局之道。

“聚合——資源協同與市場機制創新”分論壇,既有虛擬電廠技術演進與商業模式創新的深度剖析,也有深圳市市場機制探索經驗等實操分享,為解決資源整合不暢、市場運作低效等問題提供思路;“智創——AI 賦能虛擬電廠” 分論壇聚焦算力驅動下的智能調度等技術核心,儲能型虛擬電廠核心技術等內容的分享,助力突破技術瓶頸;“引領 ——城市級車網互動與儲能聚合創新標桿”分論壇,以上海虛擬電廠保供應用等案例為依托,展現城市級標桿的示范價值,為行業發展提供可借鑒的路徑;“融通 —— 綠色金融與創新資本賦能虛擬電廠規模化”分論壇,通過“碳電聯動融資”模式案例等內容,搭建金融與產業的對接橋梁,破解融資難題。各分論壇通過實踐案例與解決方案分享,將宏觀戰略轉化為細分領域的可操作路徑。

此前一天,組委會還組織了閉門會議,專家代表就虛擬電廠參與市場機制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持續發揮先行優勢,為全國能源轉型貢獻“上海樣板”

在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成功實施百萬級虛擬電廠需求響應專項調用之際,2025第二屆虛擬電廠(上海)高峰論壇的成功舉辦,不僅是對上海虛擬電廠邁入百萬千瓦級新時代的一次成果檢閱,更以“上海智慧”的濃度,為行業發展錨定了價值坐標。本次論壇以閉門磋商破解機制壁壘、以政策解讀明晰發展航向、以技術交流碰撞創新火花、以分域探索深挖場景潛力,通過全鏈條議程、精細化設計,形成政策、技術、市場的頂層共識以及落地細分領域的實踐方案。

上海也將持續發揮先行優勢,推動虛擬電廠成為新型電力系統的核心支撐,為全國能源轉型貢獻 “上海樣板”。

編輯:何智康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