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春日暖陽普照,山西大同市左云縣店灣鎮下山井村的田間地頭,泥土的芬芳隨風飄散,孕育著新一年的豐收希望。在這里,土地托管正成為鄉村振興的 “金鑰匙”,為傳統農業注入全新活力。
曾經,村里留置人員老劉守著幾畝薄田,風里來雨里去,一年到頭每畝地利潤不足200元,日子過得緊巴巴。“把地托管給合作社后,我每年光租金加分紅就有4000多塊,再加上在開發區廠里打工每月3000多元的收入,生活一下子有了盼頭!”談及土地托管帶來的變化,老劉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70歲的魏大爺同樣深有感觸:“年紀大了種不動地,托管出去不僅省錢,收成還更好,省心又省力!”
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引下,下山井村直面農村老齡化嚴重、勞動力外流、傳統農業效益低下等困境。村黨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牽頭成立清涼山種植專業合作社,積極探索農業發展新路徑,將農戶零散土地集中整合,推行“全包大托管”模式。從“統一供種”“統一施肥”“統一植保” 到“統一收購”,實現農作物全生命周期管理,為農戶吃下 “定心丸”。
清涼山種植合作社社長高秀山回憶,村里有2000多畝耕地,過去由于勞動力匱乏,每到農忙季節,老人們都力不從心。2004年,村“兩委”牽頭推進土地托管,首期托管600余畝,每畝節省種植成本約200元。村民們看到實實在在的效益,紛紛主動加入。如今,土地集中經營讓大型農機得以高效作業,先進種植技術廣泛應用,徹底打破了傳統小農經濟的低效模式,農業生產向著集約化、現代化大步邁進。
目前,左云縣店灣鎮正全面推廣下山井村的土地托管經驗,持續創新農業經營方式,延伸服務鏈條,提升生產效益。土地托管不僅守住了糧食安全底線,更讓村民們在希望的田野上收獲穩穩的幸福,為鄉村振興繪就了一幅生機勃勃的新畫卷。(來源:左云縣委宣傳部)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