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8月29日,雄渾激昂的歌聲《松花江上》從山西陽泉礦區文化中心傳出,拉開了礦區歌曲大聯唱展演的序幕。
礦區歌曲大聯唱展演現場(主辦方供圖)
《延安頌》前奏緩緩流淌,“夕陽照耀著山頭的塔影,月色映照著河邊的流螢……”悠揚旋律化作時光紐帶,將觀眾的思緒悄然拉回烽火連天的抗戰歲月。舞臺上,橋頭街道黨工委合唱團成員身姿挺拔,目光如炬,高亢的歌聲傳遞著信念和力量。臺下,觀眾目光專注,跟著旋律輕聲和唱,讓跨越時空的情感在歌聲中交融。
歌聲嘹亮唱響經典,旋律激昂傳遞精神。9支合唱團帶來的18首經典歌曲,如同18支精神火炬,點燃了觀眾的愛國情懷和民族氣節,偉大的抗日精神在嘹亮的歌聲中接續傳承。《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以樸實的民間曲調,勾勒出游擊隊員在硝煙中積極樂觀的身影;《地道戰》將表演與歌聲融合——表演者身著整齊軍裝,時而俯身隱蔽,時而舉槍沖鋒,矯健的身姿定格出烽火中的堅毅;演唱者則以鏗鏘節奏、激昂韻律,將游擊隊員穿梭地道、奮勇殲敵的壯烈場景,化作一曲蕩氣回腸的戰斗樂章。
演唱人員用高亢的歌聲傳遞著信念和力量(主辦方供圖)
合唱《保衛黃河》的旋律如千鈞雷霆般炸響,“風在吼,馬在叫”的磅礴氣勢瞬間點燃全場。排山倒海的聲勢似黃河濁浪奔涌,帶著滾燙的赤子之心,迸發出愛黨愛國的磅礴力量;激昂有力的聲浪,震顫著每個人的靈魂深處,回響著艱苦歲月里中華民族的不屈精神。
當《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旋律響起時,現場500多名觀眾不約而同起身,臺上臺下齊聲高唱。歌聲匯聚成奔涌的紅色浪潮,激蕩著每個人心中的家國情懷,將現場氣氛推向最高潮。
“紀念是為了更好的前行,我將牢記抗戰精神,珍惜韶華,扎實工作,做新時代的奮斗者。”礦區區直機關工委合唱團成員張剛宏說。這場展演不僅是一場視聽盛宴,更是一堂愛國主義教育課,讓抗戰精神在藝術演繹中煥發新生,讓砥礪前行的信念通過歌聲深植人心。
這場展演是一堂愛國主義教育課(主辦方供圖)
一曲曲紅歌穿越歷史,一代代新人接續奮斗。隨著最后一個音符的余韻慢慢消散,雷鳴般的掌聲在大廳久久回蕩,這是對英雄的致敬,更是對歷史的銘記,激勵著礦區人以“不忘來時路、奮進新征程”的使命擔當,不斷書寫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華章!(陳慧 賈宇洋)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