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29日,大同大劇院連續兩天座無虛席,氣氛濃烈。觀眾期待已久的一部以小面皮折射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農村巨變的大型原創話劇《面皮》震撼上演。該劇以陜西寶雞特色小吃“搟面皮”的傳承與發展為獨特切口,傳遞脫貧攻堅精神,展現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激發廣大干部群眾投身鄉村建設、鞏固脫貧成果的熱情與信心。
大型原創話劇《面皮》劇照(大同市新聞中心供圖)
該劇由寶雞市藝術劇院創排,斬獲第十屆陜西省藝術節“文華獎”并提名曹禺劇本獎,榮膺陜西省第十七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此次演出將以“非遺+時代敘事”的獨特魅力,為大同觀眾呈現一場融匯黃土深情與奮斗史詩的藝術盛宴。
《面皮》以1976年陜西解元村為起點,講述鰥夫王讓過一家三代人靠制作搟面皮謀生、創業、致富的跌宕歷程:從因賣面皮遭批斗的酸楚,到兒子王紅強子承父業的堅守,再到孫輩借電商將面皮銷往全國的創新。全劇通過西府方言演繹與搟面皮制作技藝的非遺展示,濃縮中國農村從貧困到小康的時代圖景。舞臺中央象征時間流轉的巨型年輪轉盤、隨時代更迭的五座門樓布景,無聲訴說著改革開放的滄桑巨變,引發觀眾強烈共鳴。
大型原創話劇《面皮》劇照(大同市新聞中心供圖)
據了解,《面皮》由寶雞本土編劇張驥歷時五年采風創作,中央戲劇學院教授姜濤執導,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吳京安領銜主演。吳京安以不露痕跡,生活,自然,隱忍,激情的表演,把整臺演員和成一團面。呈現出生動的感人場面。談及飾演的村長角色,吳京安老師坦言:“每句方言臺詞都浸透著對黃土地的熱愛!眲∏橹械牡赜蛭幕兀屔轿饔^眾在跨地域的奮斗故事中找到情感聯結。文藝評論家胡安忍評價:“《面皮》為普通人立傳,以碎片化生活切片還原時代本真,沒有刻意雕琢的矛盾沖突,卻處處彰顯生活的力量!
演出現場(大同市新聞中心供圖)
“雖然講的是寶雞故事,但那些凌晨揉面的辛苦、創業時的掙扎,和我父輩在大同農村奮斗的經歷太像了!贝笸忻駨埾壬^演后感慨道,劇中“小人物在時代洪流中的堅守”引發北方觀眾強烈共鳴,當王紅強說出“面皮要筋道,人要實在”時,現場觀眾報以熱烈掌聲。
劇組工作人員透露,演出后不少觀眾咨詢面皮制作技藝,“這正是藝術照進現實的魅力”。(馬靜波 宋佳燁)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