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忻州7月12日消息(記者郎麒)“三邊沖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11日,“聆聽代縣故事,走進名城代縣”媒體行活動走進山西省忻州市代縣雁門關景區,一覽滄桑歷史在這座“中華第一關”留下的金戈鐵馬和悠悠雁門往事。

雁門關雄踞于溝通內地與塞外、中原與漠北、農耕與游牧的雁門古道之上,它的自然地理位置,也恰好是暖溫帶與中溫帶、半濕潤地區與半干旱地區的分界線。雁門關是舉世公認的,歷史最為悠久、戰爭最為頻繁、知名度最高、影響面最廣的古關隘,因此被譽為“中華第一關”。今天的雁門關,作為世界文化遺產——萬里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

雁門山,古稱勾注山。這里群峰挺拔、地勢險要,從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開始,歷朝歷代都把此地視為決定國之存亡的戰略要地,自從建造雁門關之后,更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戰國時期大將李牧,秦朝大將蒙恬,漢朝名將衛青、霍去病、李廣都曾駐守或戰斗于此,更有北宋時期楊家將一門忠烈保家衛國的悲壯故事發生在此,還有昭君出塞、晉商走西口連通歐亞商貿等凄美故事無不與此地息息相關。可以說,雁門關見證了中國歷史上各個時期諸多重大事件,包括戰爭與和平、分裂與統一、民族的碰撞與融合、王朝的興衰與更迭、民眾的苦難與歡樂。

跟隨鏡頭,一起領略這座“中華第一關”的壯美雄偉與厚重歷史。

編輯:溫雅慧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