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太原6月26日消息(記者張晉鵬)“山西省市場監管局加強全省消費維權服務站規范化、標準化建設,提高消費糾紛受理和處置工作質效。截至目前,全省共建立消費維權服務站3295家。”25日,山西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郝建玉在山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對持續優化消費環境進行介紹。

據介紹,山西省市場監管局堅持以“服務民生、護航消費”為宗旨,聚焦突出問題,開展“鐵拳”專項執法行動。重點在四個方向發力:一是食品非法添加、“幽靈”外賣、劣質燃氣具;二是兒童玩具、學生用品;三是電信、電商、旅游等行業的“霸王條款”、消費欺詐、食品違法廣告;四是知名品牌和我省重點商標、地理標志的侵權假冒等。

同時,山西省市場監管局擴大消費維權服務站覆蓋行業和領域,實現消費者就近投訴、便捷投訴。聚焦直播電商行業突出問題,組織開展整治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專項行動,截至5月底,查辦不正當競爭案件31件,罰沒金額59.51萬元。

山西省市場監管局持續深化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根據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結果,合理確定、動態調整抽查比例和頻次,對信用風險低的A類企業,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頻次,除投訴舉報、大數據監測發現問題、轉辦交辦案件線索及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不主動實施現場檢查,實現“無事不擾”。

編輯:溫雅慧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