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加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和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力量,對促進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就業增收和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具有重要作用。6月20日,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目前,全省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總產值比為2.26∶1,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73.5%,縣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322家,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1709家、主營業務收入2359.7億元。

2024年,陜西啟動實施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統籌原料產區、加工園區、產品銷區布局,規劃建設糧油等“1+8+N”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明確了全省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時間表、路線圖和任務書,力爭到2027年,主要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78%,農產品加工業產值突破9500億元,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總產值比達到2.6∶1。

按照“一縣一加工園”思路,省農業農村廳引導各地依托現有現代農業產業園、農產品加工園區、農業科技園等,聚合和引進農產品加工企業,在縣域建設一批有原料基地、有企業帶動、有科技引領、有服務配套的農產品精深加工園區,因地制宜發展一批秦鎮涼皮、岐山搟面皮、淳化蕎面饸饹、潼關肉夾饃等傳統食品加工園區,打造一批百億級農產品加工強縣,推動加工產業集聚發展。

與此同時,陜西開展省級重點龍頭企業監測認定和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申報,持續壯大龍頭企業隊伍,力爭今年省級以上龍頭企業達到900家。此外,陜西支持農產品加工企業承擔實施延安蘋果、漢中中藥材、肉羊等產業集群加工環節項目,以項目帶動企業開展技術改造、裝備升級和模式創新,促進加工企業由小到大、加工層次由粗到精、加工業態由少到多、加工布局由散到聚。

目前,陜西組建省級農產品加工技術服務體系,聚焦“1+8+N”重點產業,分產業繪制“加工樹”,建立技術清單、需求清單、成果清單,并搭建農產品加工技術供需對接平臺,組織專家團隊深入市縣、加工園區、加工企業開展加工技術服務活動,促進技術供需和成果轉化對接,推動制訂(修訂)一批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團體標準,帶動提升企業和產品標準,引導主體按標生產、合理加工,促進農產品加工技術標準化、裝備智能化、過程綠色化、產品營養化。

“我們將繼續優化結構布局,強化科技支撐,提升質量品牌,加快推動農產品加工業優化升級,助力打好重點產業鏈群建設硬仗!笔∞r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說。(記者 劉印)

編輯:蘇睿楠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