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記者從陜西省“持續深化‘三個年’活動、聚力打好重點領域攻堅硬仗”系列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今年以來,陜西聚力打好提振消費硬仗、外貿拓展硬仗,消費、外貿運行呈現總體平穩、持續向好、質效提升的發展態勢,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外貿進出口“時間任務雙過半”,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政策+活動”雙輪驅動,消費實現提質升級。今年上半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6.9%,高出全國1.9個百分點,增速位居全國第五。限上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9.3%,高出全國3.2個百分點。大宗商品消費表現亮眼,限上單位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家具、糧油食品、石油及制品、汽車零售額分別同比增長26.6%、15%、14.6%、8.7%和7%。
消費品以舊換新成效顯著,上半年,消費品以舊換新782.86萬件,帶動消費571.64億元。消費服務持續提質,“三秦四季”文旅消費品牌效應持續釋放,推出文旅活動2000余項、精品旅游線路70條,建成全國首個境外游客融合服務平臺,支持全球39個國家和地區貨幣實時結算支付;整合5家省直博物館票務系統;舉辦世界泳聯花樣游泳世界杯等賽事活動804項、3.4萬場次,吸引43.9萬人次參賽、268萬人次觀賽。新消費業態蓬勃發展,舉辦“網上年貨節”“雙品網購節”,京東集團創新研發和標注業務“雙中心”、螞蟻保全國運營中心落地西安;第九屆絲博會線下參觀突破22.5萬人次;推動建設69個離境退稅商店和西安首個市內免稅店。優質供給持續增加,開展促消費活動近300場;“陜品好物”平臺上線九大品類、千余款產品。消費場景、環境持續優化,延安蘋果、富平羊奶粉等9個區域品牌入選“陜西精品”;西安市獲批全國服務業開放試點城市、零售業創新提升試點城市;《落實優化消費環境三年行動方案任務清單(2025—2027年)》印發,推廣“1+3+N”支付服務,提升外籍人員消費支付便利度。
“拓市場+強動能”雙向發力,外貿實現擴量增效。上半年,全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445.14億元,同比增長7.5%,增速居全國第十一位。其中,出口1705.35億元、同比增長10.6%,進口739.79億元、同比增長1.1%。對東盟、歐盟、中亞進出口分別同比增長20.9%、36.4%、6.6%。
政策體系持續完善,構建“1+N+X”外貿拓展政策支撐體系,出臺培育引進外貿經營主體等配套政策。上半年,國際市場布局優化,“陜耀全球”活動累計派出281批團組赴66國拓市場,組織284家企業參加境外重點展會;深化與中亞國家經貿合作,舉辦中烏經貿與投資合作論壇等活動。新興動能加速集聚,開展“外綜服企業進地市”活動,助力160余家中小企業資源對接,新增2家海關AEO認證企業;推廣跨境電商“無票免稅”政策,開展“跨境電商+產業帶”活動,推動汽配等跨境營銷;聘任10名中亞籍國際人才擔任“跨境貿易使者”,3家企業和3個項目分別入選國家文化出口重點支持名單。貿易通道持續暢通,參與跨里海國際運輸走廊建設,培育“空中絲綢之路”品牌;中歐班列(西安)開行全國首趟“全程時刻表+低碳綠色+跨境電商”班列,中國·西安哈薩克斯坦碼頭建成投用,新開4條國際全貨運航線;中歐班列(西安)開行3055自然列,同比增長28.8%;國際貨郵吞吐量2.94萬噸,同比增長126.2%。營商環境不斷改善,陜西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新增3項地方特色功能;舉辦全省外貿企業融資對接大會,促成銀企合作授信金額121.3億元;通過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向173家小微外貿企業授信39.83億元、投放貸款20.81億元;省出口信用保險統保平臺企業覆蓋面提升至42.3%。
陜西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省商務廳將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多措并舉提消費、穩外貿,為譜寫陜西新篇、爭做西部示范作出更大貢獻。(記者 張佳儀)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