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陜西省印發《方案》“七大行動”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記者日前獲悉,《陜西省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七大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印發,將深入實施政策可感可及、破除市場準入壁壘、金融惠企紓困、加大民營經濟要素支持、規范涉企行政檢查、“高效辦成一件事”及法治保障等“七大行動”,并推出了31項具體舉措,全方位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破解發展難題,提振企業信心,推動陜西省民營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

政策精準滴灌助企輕裝上陣

在政策可感可及行動中,《方案》突出快、準、實等特點,要求提升政策針對性和有效性,新出臺政策第一時間在政府網站發布適用范圍、標準、條件和申請程序等,實現“五上”企業政策知曉率100%。

建立惠企政策直達快享機制,加快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先進制造業企業增值稅加計抵減、援企穩崗、留抵退稅等普惠性政策兌現速度,對企業技術改造、產業鏈項目建設等競爭性政策,省級資金在計劃下達后20個工作日內下達,市、縣級資金10個工作日內撥付到企。

依法減稅降費。健全涉企收費目錄清單,清單外一律不得收費。

鼓勵企業創新。支持民營經濟組織參與國家科技攻關項目,支持有能力的民營經濟組織牽頭承擔國家重大技術攻關任務。

加力推動清欠。用好用足中央化債政策,多渠道籌措資金資產,加快解決拖欠民營企業賬款問題。

破除市場準入壁壘行動直指民營經濟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核心關切。

陜西將全面梳理涉及經營者經濟活動的政策措施,開展涉企政策一致性評估,及時清理、廢除含有妨礙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內容的政策措施,保障民營經濟組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2025年底前完成并持續推進。

金融惠企紓困賦能創新發展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陜西省將深入實施金融惠企紓困行動。

加大民營企業信貸供給。加大對民營企業首貸、續貸、信用貸支持力度,加大“工信貸”“秦科貸”“秦知貸”一年期及以上貸款投放規模。用好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發揮“秦信融”融資信用服務平臺作用。實施“十行千億惠萬企”融資專項行動,安排每年不少于2000億元專項信貸資金。

支持民營企業多元融資。優化省級上市后備企業遴選發布機制,每年推動民營企業入庫300戶以上、“一企一策”專項服務重點后備企業50戶。開展“千帆百舸”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上市培育工作,提供規范股改、融資對接等綜合服務,每年新增“專精特新”專板掛牌民營企業100戶以上。

優化民營企業金融服務。強化民營、小微企業信貸政策導向評估運用,規范基礎服務收費標準,實行應免盡免。

在要素支持方面,《方案》推出開通用地審批“綠色通道”,分類明確辦理時限,提升審批效率。對企業建設項目用地,建立考古工作提前介入機制和審批“綠色通道”,實行“一事一議”制度,10個工作日內出具考古調查評估意見。

鼓勵民營企業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支持鋼鐵、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行業和數據中心民營企業自行或委托售電公司與新能源發電企業簽訂中長期綠電購售協議。全面實現160千瓦及以下小微企業“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服務城鄉全覆蓋,全過程辦電時間不超過15個工作日。

積極推薦民營企業高層次人才申報國家和省級人才計劃,對重點產業領域培養引進的人才給予支持。每年支持企業引進海內外高層次科技人才、創新創業急需人才等不少于100名。

物流降本增效。推進跨部門、跨行業物流數據開發共享,加快推廣多式聯運“一單制”,實現托運人一次委托、費用一次結算、貨物一次保險、多式聯運經營人全程負責。

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服務質效

為了給企業創造更加安寧寬松的經營環境,《方案》明確,一個年度內針對同一企業的檢查能合并的一律合并,避免重復檢查。同時,加強對涉企行政檢查和行政執法中亂作為、不作為等行為的監督。

在深入實施“高效辦成一件事”行動方面,將進一步優化行政審批流程,提升政務服務質效,推動平臺互通共享,強化數據應用賦能。加力推進政務服務事項一窗通辦、全省通辦、跨省通辦,實現線下辦事“只進一門”、線上辦事“一網通辦”、企業訴求“一線應答”。

優化提升法治化營商環境。出臺《陜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辦法》。充分發揮政法機關職能作用,依法保護民營經濟組織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做好涉及中小企業融資、技術改造升級等方面法律服務和支持。加強執法司法規范化建設,提升涉企案件辦理質效。

保護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堅持一視同仁,落實同責同罪同罰,及時兌現民營經濟組織勝訴權益。同時,做好科創型民營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加大科技創新成果司法保護力度。

《方案》要求,各地各部門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要結合實際進一步細化“七大行動”具體工作舉措,全面落實責任,分解工作任務,加強協同配合,扎實推動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各項政策落地見效。(記者 郭旭)

編輯:蘇睿楠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