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濱海新區歐美家園社區聚焦未成年人關護體系建設,以未成年人需求為導向,堅持“兒童優先發展”理念,結合轄區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兒童多的特點,圍繞其成長的多元化需求,堅持立德樹人、價值引領、實踐育人;圍繞“五愛”教育陣地建設,整合資源力量、夯實硬件設施,發揮載體作用,依托轄區“五老”隊伍開展一系列吸引力強、實踐性高、富有教育意義的特色活動,譜寫“五老”筑夢共傳承的育人新篇章。
整合資源樹隊伍 建強五愛教育陣地
社區關工委在五愛教育陣地建設過程中,創新“5+5+1+N”工作法,以“有陣地、有制度、有標準、有特色、有實踐”的5大標準,創建社區關工委主導、社區書記主責、“五愛”教育陣地主體、特聘輔導員主教、“五愛”教育陣地負責人主管的“五主”聯動制度,整合轄區資源打造1支“五老”育人隊伍;聚焦未成年需求,以主陣地為基礎構建點多面廣、功能完備的“N個實踐場所”,形成教育引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整體合力。
社區積極利用有限空間打造“青閱”圖書長廊、未成年人心理輔導工作室、三點半小候鳥課堂、兒童議事廳、“方寸之間看歷史”郵票主題教育展廳等活動室,涵蓋了德智體美勞的基本要素,創新建立“室內+室外”雙線的教育陣地模式,盤活小區內廢棄長廊打造戶外“四季學堂”未成年人宣講陣地,與濱海新區圖書館、天津波音復合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海油工程設計院、自然資源部天津海洋中心聯合共建,構建社區未成年人教育實踐基地網絡,積極挖掘轄區內思想水平高的“五老”志愿者,打造了一支由老干部、老戰士、老教師、老模范、老黨員組成的骨干隊伍,他們用各自豐富的人生閱歷和專業知識,在思想引導、學業輔導、心理疏導、文明指引、紅色故事宣講等各類未成年人關護活動中發揮余熱。多項舉措使社區五愛教育陣地橫向發展,縱向輻射。
突出特色塑品牌 豐富未成年人教育內涵
歐美家園社區充分發揮“五老”志愿者團隊成員資源優勢,邀請社區“五老”志愿者王金發創立“少郵所學”未成年人教育品牌,共同打造“方寸之間”郵票主題教育展廳,在2025年被濱海新區關工委授牌為“王金發五老集郵工作室”。王金發老師根據轄區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特點,以郵票為載體,圍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主要任務,設置“百年歷史,鑄就輝煌”“渤海明珠,美麗濱城”“國防科技,強軍強國”三個板塊,將紅色經典、歷史文化、國防科技等各類未成年人適合及需要學習的題材賦予“方寸”之間,以一枚枚小小的郵票為切入口,構建“看、鑒、聽、悟”模式實地教育學堂,有載體有故事,讓未成年人更加生動形象地“沉浸式”學習與交流,增強郵票文化普及度及影響力的同時進一步豐富轄區少年兒童的課余文化生活,填補轄區配套教育資源短缺的空白。
通過“少郵所學”項目,社區五愛教育陣地累計開展了32場青少年教育實踐活動,同時王金發老師以郵票為切入點精心設計了“傳承延安精神,做新時代好少年”“郵小見大,方寸見證輝煌黨史”“少年當自強 科技強國夢”“初心不改傳承雷鋒精神”等共計8大類52節的郵票主題特色育人課題,使社區育人課程體系逐漸完善,受到廣大青少年及其家長的好評,同時還輻射了轄區周邊四所幼兒園、三所小學,成為他們的校外教育實踐課堂,促進社區教育與學校教育協同發展,在惠及轄區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同時擴大了社區五愛陣地的影響力,增強了社區五愛教育陣地的社會實踐效能。
抓住亮點強實踐 拓展青少年教育途徑
社區“五愛”教育陣地實施社區未成年人教育實踐項目化運作,以“五老”隊伍為依托設置紅色教育、文明實踐、社會實踐、志愿活動等不同未成年教育實踐項目,充分發揮以文化人的作用,開展“津彩非遺,老少同享”項目助力轄區未成年人文化傳承發展,通過課程理論和動手實踐兩方面引領孩子們深入了解泥人張、風箏、掐絲琺瑯、扎染、簪花等非遺技藝,并在中秋、端午等傳統節日開展文化市集,讓傳統文化的魅力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打造“議口童聲”項目助力社區治理,創新未成年人參與社會實踐形式,讓孩子們作為“小小社區議事員”關注校園或社區的實際問題和社會熱點話題,每期議題邀請專業領域輔導員予以指導,讓轄區未成年人學習社區治理基礎知識的同時,掌握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定期對表現出色的“小議事員”進行表彰,鼓勵他們持續關注社區建設,達成“童”心協力、“社”彩紛呈的雙贏局面。“綠意時光,為家充‘植’”“綠色環保新風尚,垃圾分類我先行”等各類實踐項目在兩年多以來開展實踐活動近百場,未成年人受眾達千余人次。通過一場場精彩活動串珠成線,社區五愛教育陣地成為助力轄區未成年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成長主課堂。(天津市濱海新區新北街道供稿)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