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天津濱海高新區緊扣高質量發展“十項行動”,特別是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支撐引領行動,加快打造“四大高地”,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
2025年上半年,高新區GDP增長6.5%,規上服務業15個重點行業(1月至5月)營收增長17.9%,社零額、一般公共預算等主要指標分別增長10.2%、8.8%,主要指標增速保持領先,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升級版”和北方一流科創城建設取得新成效,努力以一域之光為全局添彩。
新質生產力底盤進一步壯大
天開華苑科創園累計引入高成長科技型企業305家,其中24家入選天開科創專板培育層,全市占比近60%;天開華苑科創園概念驗證小試中試聯盟成立;三大海河實驗室在研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超130項,累計孵化引進企業70余家;細胞生態海河實驗室入選工信部首批重點培育中試平臺名單;28項企業成果入選2024年天津市科學技術獎,全市占比14%;麒麟軟件獲天津市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力神公司獲全市唯一技術發明獎特等獎;新增新智感知等7家市級外資研發中心;天開華苑科創園研究出臺“先研后股”“先投后股”管理辦法。
主導產業基礎進一步夯實
五大主導產業營收同比增長14%。新增落地招商項目793個,總投資額340億元。央企二級總部——中汽新能正式落戶;新獲批“兩重”“兩新”中央預算資金支持金額超3億元;在核心芯片、腦機交互、細胞與基因治療3個領域獲批全市首批未來產業先導區。
改革開放成效進一步鞏固
天津濱海高新區持續深化法定機構改革,強化“按績取酬”,推進干部動態適配,不斷優化產業招商人員力量;制定深化高新區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推進國企深化改革提升行動,上半年國有企業營收同比增長34%,國有資產盤活收益完成全年指標79%;保稅維修政策延伸至高新區;開展留創企業知識產權融資服務試點;成立天津中歐(匈牙利)創新合作中心、璞躍國際科技產業協同創新平臺。
區域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
天津濱海高新區創新推出“電力工程一件事”,首次應用環評與排污許可“兩證審批合一”新模式;法治政府加快建設,構建“1+5+N”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區域商業配套不斷完善,渤龍湖恒憶廣場正式開業,航天城南區底商啟用;智慧高新集成22個智慧應用系統,與天津市、濱海新區數據順利打通;開展市容環境綜合整治行動,推動華苑科技園環境提升與夜景亮化;融匯景苑入選2025年全國綠色低碳典型名單。
黨建工作質效進一步提升
天津濱海高新區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在各開發區中率先上線“學習強國”學習平臺;開展各類基層宣講80余場次,覆蓋2200余人次;扎實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聚焦主題、注重實效,做到學有質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開展重點課題“揭榜掛帥”,高質量完成20篇課題;全力服務、配合市委巡視組進駐辦公,以高效工作保障巡視工作有序順利開展;建立信創和生物醫藥產業綜合黨委;高標準承辦2025年“智匯濱海”人才節;中電科留創園晉級國家級留學人員創業園;深入推進風腐同查同治,綜合運用“四種形態”,強化警示教育,持續凈化政治生態。
2025年下半年,天津濱海高新區要認真貫徹天津市委、市政府和濱海新區決策部署,搶抓系列發展機遇,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著力抓好六方面工作:一是要強化戰略牽引,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二是要強化規劃引領,統籌做好“十四五”收官與“十五五”謀篇;三是要強化“三新”帶動,助力天開科創園建設;四是要強化“三量”支撐,激活釋放區域發展動能;五是要強化體制賦能,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取得實效;六是要強化黨建保障,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天津濱海高新區銳意進取、真抓實干,馳而不息鍛造堪當重任的野戰軍隊伍;厚植“規范、務實、創新”文化底蘊,踐行“再提速”“再提質”“再提效”工作理念,增強高質量履職能力,以“久久為功”的心態、“敢打必勝”的狀態、“引領創新”的姿態,加快打造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升級版”、建成北方一流科創城。(來源:天津濱海高新區)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