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廈門7月2日消息(記者 鄔眉 通訊員 廈公宣)日前,廈門從90個城市脫穎而出,被國家禁毒委員會命名為第二批“全國禁毒示范城市”。
連續三年獲得全省禁毒工作群眾滿意度排名第一和禁毒工作綜合考評“優秀”等次;率先頒布全省首個禁毒社會化工作地方標準《禁毒社會工作服務通用要求》;破獲2024年度全國公安機關單案繳毒量最大的毒品案件;建設全國一流的市禁毒教育基地和地級市國家一級毒品實驗室,培樹了“禁毒媽媽”志愿者服務隊關愛幫扶品牌……據介紹,自創建全國禁毒示范城市以來,廈門全面強化“打、防、管、控、宣”各項措施,積極探索毒品治理新模式,謀劃實施127個工作項目,完成地方立法、基地建設等開創性、牽引性重點項目,禁毒工作取得跨越式發展和前所未有的成效,實現了“全省前列、全國有位”的目標。
截至目前,廈門已建成覆蓋全市的立體化宣教網絡,擁有7個市、區級禁毒教育基地、4個禁毒主題公園、177個“林則徐宣教室”及542個基層禁毒宣傳欄,實現435所中(職)小學校線上線下禁毒教育全覆蓋。2022年以來,全市舉辦各類禁毒宣傳活動近3000場,有效提升市民識毒拒毒防毒能力,營造全民抵制毒品的濃厚氛圍。
在嚴打涉毒犯罪方面,自2022年以來,全市共破獲毒品案件772起,在全國各地抓獲毒品犯罪嫌疑人1105名,查處吸毒人員992名,繳獲各類毒品13.25公斤和走私、販賣國家管制的第二類精神藥品2890余公斤,有效遏制毒品違法犯罪滋生蔓延。
值得一提的是,廈門公安局還建立了全省首個“禁毒+大數據”實驗室及“智慧禁毒”平臺,以科技賦能,提升多警種協同作戰能力,精準打擊“隱性”涉毒犯罪;研發應用“e治理”吸毒人員智慧管控平臺,實施分級分類管理,對長期低風險社會面吸毒人員開展“無感式”管理,推動管控模式從“管得住”向“管得好”轉變,2022年以來,廈門實現吸毒人員“零漏管”“零失控”,本地中高風險社會面吸毒人數較創城前大幅下降78.46%。
此外,廈門市禁毒委科學還構建了覆蓋全市的污水網格化監測體系,在水質凈化廠和重點區域布設監測點,常態化開展污水監測,公安、衛健、市政園林等部門密切聯動,對污水監測數據開展溯源追蹤,實現毒情“定時監測”與異常數據區域“定向監測”,顯著提升大數據實戰效能。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