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宇航

初冬時節,拉薩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內的現代化鋼構大棚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為雪域高原增添了一抹科技的亮色。這些大棚不僅是高原上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更是承載著豐富群眾“菜籃子”、鼓起農牧民“錢袋子”的希望。

在拉薩市曲水縣南木鄉江村的茂藤農業園區,100多座日光溫室如明珠般鑲嵌在這片土地上。這里借鑒了山東壽光先進的設施蔬菜全產業鏈模式,為西藏的蔬菜生產插上了科技的“翅膀”。走進溫室大棚,黃瓜、西紅柿等蔬菜琳瑯滿目。曲水縣蔬菜協會會長桑茂鵬表示,西藏獨特的光照條件、晝夜溫差以及園區內病蟲害少、水質優良等優勢,使得這里的蔬菜在市場上大受歡迎。

同樣,在日喀則市巴扎鄉彭倉村,果蔬種植戶邊巴次仁的溫室大棚也迎來了豐收。自2020年種植大棚蔬菜以來,邊巴次仁的收入實現了顯著提升。“科技特派員們帶來的先進種植技術和管理經驗,激發了我們種植蔬菜的熱情和信心。”邊巴次仁告訴記者。

在昌都市,農業科技園區溫室大棚的維修和提質增效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據統計,昌都市各縣區共有溫室大棚2253座,今年以來已修整480座閑置溫室大棚,擴種了197畝蔬菜。

對于西藏蔬菜產業的未來發展,西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農業科技園區將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支持和技術服務保障,推動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目前,全區農業科技園區總數已達14家,其中國家級4家,自治區級10家,這些園區初步形成了對主導產業、主要產區的集成覆蓋。”

隨著現代農業的不斷推進,雪域高原上的“菜籃子”與“錢袋子”正在實現雙贏。在農業科技園區的引領下,西藏蔬菜產業正向著更高質量、更高效益的目標邁進。

編輯:馮方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