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假期,開平市接待游客38.45萬人次,同比增長54.99%。從《讓子彈飛》拍攝地鵝城到吃馬岡鵝的餐廳鵝城,游客逛開平碉樓、吃馬岡鵝,人氣滿滿。1700多公里之外的重慶榮昌鵝火爆出圈,依托節慶經濟掀起營銷旋風。

作為廣東“四大名鵝”之首的馬岡鵝每年在廣東的消費市場銷量約為1億只,約占市場75%份額。在競爭白熱化的鵝肉市場浪潮里,馬岡鵝究竟憑借什么脫穎而出,成為備受矚目的現象級產品?若它與榮昌鵝強強聯合,能造出什么聲浪?

喊話榮昌鵝,兩大“頂流”頂峰相見

“五一”期間,重慶榮昌區憑借榮昌鵝成功出圈,成為旅游熱門地。據統計,假期首日榮昌游客總數突破35萬人次,鹵鵝線下銷量同比增長446%,鹵鵝銷量達29萬只。面對強勁對手——榮昌鵝,開平市政府副市長張偉業喊話稱,期待與榮昌鵝深入合作,實現品牌強強聯手。此番喊話,將為兩地的鵝產業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

美味的馬岡燒鵝

歷史的長河中,馬岡鵝早已留下了深刻的印記。早在唐代,開平馬岡人便開始家家戶戶飼養馬岡鵝,讓開平贏得了“千年鵝鄉”的美譽。在江門五邑地區,馬岡鵝承載著濃厚的文化記憶。張偉業回憶道,“小時候幾乎家家養鵝,在稻田里放養,肉質十分鮮美。”這種從童年延續至今的飲食傳統,讓馬岡鵝成為當地文化的重要符號。它不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更是節日慶典、家庭團聚時不可或缺的情感紐帶。

原始的放牧飼養方式,讓馬岡鵝在自然環境中自由生長,上棚后又以純谷喂養,使得其肉質纖維更為纖細。適時出欄的馬岡鵝,肌肉結實有彈性,鵝肉味道濃郁。每100克鵝肉含蛋白質10.8克,蛋白質含量高且脂肪低,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66.3%,特別是亞麻酸含量高達4%。“開平優品”相關負責人陳國權稱,在健康飲食備受關注的當下,營養優勢無疑為馬岡鵝增添了強大的市場競爭力。

目前,馬岡鎮現有馬岡鵝養殖場300家,馬岡鎮馬岡鵝種鵝飼養總量30萬羽,2024年產鵝苗750萬對,出欄肉鵝500萬羽,2024年產值突破56.01億元。一個個數字見證著馬岡鵝產業的蓬勃發展。

華昌馬岡鵝保育基地是全國首個升級馬岡鵝保種場,馬岡鵝入選省級種質資源庫。“良種是關鍵!今后將深化馬岡鵝保種提純復壯工作,為馬岡鵝的病害防控等養殖技術難題提供強有力支撐。”張偉業的話語表明了當地對馬岡鵝品質堅守的決心。

榮昌鵝,作為中國白色鵝種中的優良品種,具有生長快、肉質好、耐粗飼等顯著特點。在“五一”期間,榮昌鵝的火爆絕非偶然。其生長速度快,初生重70克左右,21日齡就能達到310克左右,30日齡為800克左右,60日齡可達2500克左右,90日齡便有3500克左右。這樣的生長速度,為大規模養殖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也能更好地滿足市場對鵝肉的需求。

榮昌鵝生長速度快,而馬岡鵝在肉質纖維和營養成分上表現出色。雙方可以在養殖技術上進行深度交流,比如,榮昌可以將快速育肥的一些先進養殖技術分享給開平,幫助馬岡鵝在保證原有品質的基礎上,適當提高生長速度,縮短養殖周期,從而提高養殖效益。同時,開平可以將放牧與純谷喂養相結合的養殖模式以及相關經驗傳授給榮昌,讓榮昌鵝在肉質上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相映成輝,“狂飆”品牌IP爭當“流量王”

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獨特風味的深度融合,增強了游客的體驗感和認同感,是圈粉的重要手段。

爆火的榮昌鹵鵝作為重慶市級非遺,有著300余年歷史,獨特的紅鹵工藝是其核心競爭力;選用國家級保護鵝種“榮昌白鵝”,經30余味香料慢鹵而成。無獨有偶,在美食的世界里,馬岡鵝是當之無愧的“多面手”;以它為原料的菜肴,豐富著老百姓的餐桌。

“地方特色農產品的出圈,充分彰顯了消費者對優質農產品的偏愛與鐘情。”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表示,若想讓地方特色農產品持續“長紅”,首要任務是嚴守品質關卡。需要精心鉆研加工方法,要將健康因素、口碑納入考量范疇,確保每一個環節都精益求精。

燒鵝,作為其中的經典之作,堪稱馬岡鵝美食的代表,外皮金黃酥脆,內里肉質鮮嫩多汁,咬上一口,濃郁的香味在口中散開,讓人回味無窮。狗仔鵝也別具特色,將鵝肉切成小塊,與姜、蔥、蒜等調料一起燜煮,味道醇厚,香氣撲鼻。此外,芋仔炊鵝、鹵水鵝、鵝乸湯、豉油鵝、甜酸鵝、檸檬鵝、話梅鵝、白斬鵝……這些菜品各具特色,實現做法創新,使得馬岡鵝在美食江湖大放異彩。

“在產品創新方面,切不可一味地‘啃老本’。應積極推動技術創新,以此賦能產品升級。當前,不少農產品生產工藝陳舊落后,難以契合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唯有創新突破,方能打開新局面。”張毅這樣認為。

在開平,“逛碉樓,吃馬岡鵝”成為一種獨特的旅游體驗。在“開平優品”專賣店,各種年輕時尚的馬岡鵝包裝盒吸人眼球;每天都有大量顧客前來購買新鮮的鵝肉和各種鵝肉制品。眾多馬岡鵝養殖企業和商家紛紛入駐各大電商平臺,通過線上銷售,將馬岡鵝及其制品推向全國乃至全球市場。

近年來,馬岡鵝頻繁亮相于各大重要場合:亮屏廣東外經貿大廈,“馬岡優品”亮屏廣州塔,連續兩年參加中國品牌日展覽,在東莞舉辦的“三博會”上更是賺足眼球。

當前,榮昌鵝、馬岡鵝紛紛積極利用熱門傳播平臺,捕捉話題熱點,挖掘具有傳播力的故事,提升品牌知名度。

草根網紅“鹵鵝哥”林江接地氣的互動和“將榮昌鹵鵝推向世界”的口號,在短視頻平臺引發廣泛傳播。作為美食江湖里的“當家花旦”,馬岡鵝也不甘落后,將其百年養殖歷史、獨特的地理優勢融入品牌故事,邀請美食博主、網紅打卡探店,生動展示馬岡鵝的制作過程、美味口感,在網絡上引發熱議與傳播。“對于任何農產品品牌而言,融入地方文化色彩都至關重要。唯有將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產品巧妙結合,才能讓品牌聲名遠揚、深入人心。”張毅談道。

榮昌鵝、馬岡鵝在“五一”期間通過旅游帶動,成功提升了品牌知名度,變流量為“留量”。接下來,雙方可以整合線上線下資源,打造聯合品牌專區,讓消費者能夠同時品嘗到兩種美味的鵝產品。

相互“鏈”接,借力“游”進新賽道

從千年歷史中走來,馬岡鵝憑借深厚的底蘊、獨特的品質、豐富的美食文化和不斷升級的產業發展,實現了從地方名鵝到現象級產品的華麗轉身。

在華昌馬岡鵝保育基地,上萬只馬岡鵝在水中游弋,展現出勃勃生機;不遠處,馬岡鵝綜合服務中心里,一單單鵝苗交易快速而有序地完成,這里是產業發展的源頭活水。每到節假日,開平市優之名馬岡鵝有限公司旗下的餐飲品牌——“鵝城”客流爆滿,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馬岡鵝菜肴圈粉無數。從養殖到銷售,從源頭到終端,馬岡鵝產業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形成“育繁推一體化”的良性循環。

立足廣東“百千萬工程”,馬岡鎮建設了以馬岡鵝為代表的全國首個鎮域行政區品牌——“馬岡優品”,以品牌力量驅動產業向百億級目標沖刺。馬岡鎮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搶占預制菜新興賽道。高標準打造全國首個馬岡鵝預制菜產業園,園區規劃建設用地600畝,首期規劃建設面積為330畝,將打造集屠宰、冷鏈儲運、預制菜生產、中央大廚房等功能于一體的預制菜產業園區。這一舉措,將推動馬岡鵝從初級農產品向高附加值預制菜產品轉型,為產業發展開辟了新的增長空間。

榮昌鵝、馬岡鵝的養殖區域相對集中,形成了區域化養殖的格局,有利于集中管理、技術推廣以及打造地方特色品牌。

榮昌在鹵鵝加工等方面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產業鏈,而開平除了鵝肉產品外,在鵝肝等深加工領域也有發展潛力。雙方可以在產業鏈延伸上進行合作,比如,榮昌的鹵鵝加工企業可以與開平的鵝肝加工企業合作,開發出既包含榮昌鹵鵝風味,又融入開平特色鵝肝制品的套餐。在產業鏈的協同發展上,從鵝苗培育、養殖、屠宰、加工到銷售,雙方可以建立標準化的產業流程,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打造一個更加完善、高效的鵝產業生態圈。

榮昌鵝與馬岡鵝,雙方各具優勢,若能在養殖技術、品牌打造、產業鏈延伸等方面深入合作,必將實現品牌強強聯手,在鵝產業的賽道上攜手共進,讓榮昌鵝與馬岡鵝這兩顆“頂流”之星更加閃耀。(楊智明)

編輯:羅世偉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