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蘭州5月9日消息(記者李紅軍 通訊員石強)5月8日,我國首個“風光火儲一體化”大型綜合能源基地外送工程——隴東至山東±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隴電入魯”工程)正式竣工投產。通過該工程,每年可從甘肅省向山東省輸送風電、光伏、火電及儲能電量360億度。
隴東至山東±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是甘肅第二條“西電東送”特高壓通道,也是我國首個“風光火儲一體化”大型綜合能源基地的外送工程,起于甘肅省慶陽市慶陽換流站,止于山東省泰安市東平換流站,采用±800千伏額定電壓、800萬千瓦額定容量的“雙八百”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輸電距離915公里,總投資202億元。
“隴電入魯”工程慶陽換流站(央廣網發 石強 攝)
隴東至山東±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深度融入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成功研制了基于自主化拓撲、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換流變壓器有載分接開關,和基于全國產芯片的直流控制保護等“卡脖子”裝備,并在本工程中率先示范應用。調試期間,這些國產新裝備經受了高電壓、大電流的嚴格考驗,性能穩定、指標優良,標志著我國電工裝備“卡脖子”攻關取得重大突破,有力提升了我國高端輸變電裝備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控制力。
依托隴東至山東±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革命老區慶陽將吸引新能源裝備制造、數據中心、綠氫制備、儲能技術研發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落戶,實現就地消納與價值攀升,形成千億級能源產業集群。同時,通過“綠電溢價”和碳交易市場,每年可為地方創造約10億元綠色經濟收益。
“隴電入魯”工程輸電線路甘肅段(央廣網發 石強 攝)
據悉,該工程的竣工投產,將有力支撐“風光火儲”能源大基地綜合開發,助力甘肅將豐富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實現能源資源跨區域優化配置,緩解華北地區能源短缺與西部資源富集的矛盾。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