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攜與共越山海,聚力前行譜新篇。5月8日,第27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簡稱“科博會”)京堰對口協作暨2025十堰市優勢產業推介會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辦。當長安街的晨光掠過科博會展廳,十堰帶著“車城”的鏗鏘、“科創”的鋒芒、“水都”的柔情,在京城舞臺璀璨綻放。

硬核技術

解碼“車都”新動能

“看這款硬派越野車,全時四驅系統搭配兩噸級輪式承載,涉水深度達1.2米,改裝房車平臺已圈粉無數。”東風汽車特種裝備事業部客戶經理樸帥超站在展車旁,手指車身線條如數家珍。這臺“越野新星”剛揭開防塵布,便引來房車愛好者的圍觀。

隔壁展位,無人機“巨無霸”同樣吸睛。“20小時續航、110公斤載重,相當于讓一架小型飛機背著兩只成年山羊飛一整天!”仁合智航科技(竹溪)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杜綱調試著機翼,眼中滿是自豪。

當越野車的輪胎碾過技術壁壘,無人機的機翼掠過創新云端,這些硬核突破不僅是“中國商用車之都”的實力宣言,更是向世界遞出的“十堰智造”新名片。

科技賦能

崛起智造新高地

“這塊太極圖案面板,讓傳統武當文化遇上新能源基建,藏著東方美學與現代科技的對話。”湖北雅格力特電氣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李波輕撫充電樁表面,光影在陰陽魚紋路上流轉。這款“會呼吸的充電樁”輸出功率大,效率高,新、舊國標兼容設計,適配市面上99%電動汽車,而且屬于智能運維,能夠遠程診斷和遠程維護,適應各種運營場景和軟件平臺系統。

在生物科技方面,湖北佶凱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周全舉起一瓶白色顆粒,仿佛握著“洗衣界的核武器”:“這不是普通洗衣粉,是能消除血漬奶漬的‘蛋白酶戰士’。”面對國際巨頭壟斷的市場僵局,這家十堰企業用十年磨一劍的韌勁,讓國產堿性蛋白酶突破技術壁壘。“當媽媽們發現國產洗衣粉也能輕松搓掉寶寶衣服上的奶漬,當洗衣店老板算清成本賬時,我們就知道,這場‘酶’的革命贏了。”

從汽車底盤到無人機心臟,從充電樁美學到生物酶戰場,十堰正用“十大千億產業集群”的創新矩陣,希望通過科博會這個窗口,讓更多人看到十堰從“傳統車城”向“創新高地”轉型。十堰市科技局副局長朱煒表示:“未來,我們將繼續深化與北京、深圳、上海等地在科技創新上的合作,推動成果轉化與產創融合。”

一泓清水

串聯京堰山海情

“這瓶來自丹江口水庫、pH值7.6的天然弱堿水,帶著武當山的云霧與漢江的月光。”湖北堰水進京供應鏈集團市場部部長溫麗媛拿起一瓶“武當山水”,身后展架上排列著竹溪芙絲(VOSS)天然礦泉水、竹山十星紅茶醋等10余種飲品,宛如一幅流動的“十堰水地圖”。

從最初的桶裝水進京,到如今開發出蘇打水、HPP冷榨果汁等“水家族”,十堰人把對水源地的守護,釀成可觸碰的甜蜜。“本次北京科博會的所有官方用水,全部由我們提供,未來我們也會進一步加深京堰協作交流,積極拓展創新合作模式,將更多的十堰特色產品推廣至全國。”溫麗媛笑著說。

在本次推介會籌備過程中,許多有遠見卓識的企業家已用實際行動選擇十堰、投資十堰,達成一批合作意向,共同推動京堰對口協作高質量發展。

活動現場,十堰市政府與北京中智科技評價交流中心的戰略合作項目、丹江口市與首旅集團的建國飯店項目、鄖西縣與北京如民意商貿有限公司的電子產品和新能源產品智造項目等11個項目現場簽約,總投資51.7億元。

“我們將投資1.5億元在武當山建設國際研學營地,以通州為基地、北京為輻射點,組織全國學生研學。”親子貓(北京)研學教育集團董事長魏新德稱。

十堰市招商服務中心黨組書記、主任鄭濤介紹,科博會籌備以來,十堰市招商系統在京津冀地區推動一批大項目,以京堰協作助力十堰產業綠色創新發展,下一步將加大服務推進力度,推動項目早開工投產,十堰將持續為全省支點建設注入強勁動能。

十堰市副市長羅耀華說,十堰正處于發展形勢最好、發展動能最強的時期,處處涌動著創業熱潮、蘊含著無限商機。投資十堰,就是投資未來;支持十堰,就是支持北京水源地。

當北京市民捧著武當山水細品時,當采購商簽下億元訂單時,丹江口的波光與長安街的燈火,早已在一泓清水、一份深情中悄然交融。

山水車城

盛情邀您共奔赴

“這里有車的脈搏——世界每100輛中重卡,就有3輛流淌著十堰血液;這里有水的靈魂——亞洲最大人工湖滋養著京津冀豫一億多人;這里有山的風骨——武當金頂的長明燈600年未改。”推介會現場,十堰文旅宣講員的開場白,如詩如畫。當竹山縣的綠松石工藝師現場展示“東方祖母綠”的切割工藝,當鄖陽漢繡傳承人用絲線繡出南水北調水脈,舞臺LED屏正播放著“千里車城·大美十堰”的光影長卷。

農業產業的“綠色風暴”,同樣震撼。房縣小花菇撐起“富民傘”,鄖西馬頭山羊、丹江口翹嘴鲌變身美味佳肴,竹溪貢米在智能碾米機中煥發新生。“我們帶來的不是展品,是武當山下的春耕秋收,是漢江河畔的漁歌唱晚。”十堰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的話里,藏著十堰人的浪漫——把茶園裝進禮盒,將星空釀成美酒,讓汽車生產線成為工業旅游打卡地,這座城市正用全產業鏈的奮進姿態,向世界遞出“可體驗、可帶走、可回味”的立體名片。

“十堰各產業的精彩推介分享,讓我們深刻感受到十堰發展的蓬勃活力和無限潛力。”十堰市委常委、副市長張秀峰表示,舉辦本次活動,旨在進一步深化北京與十堰對口協作關系,匯聚各方精英和智慧,共敘友情、共商合作,共同推動京堰對口協作高質量發展。

當科博會的燈光漸次亮起,十堰展區的“產業牌”硬核閃耀,“科創牌”鋒芒初露,“感情牌”溫潤如玉,“文旅牌”氣象萬千。這座因車而建、因水而興的城市,正以京堰協作的紐帶為筆,以科技創新的墨汁為韻,在荊楚大地上揮毫潑墨,書寫著從“傳統工業重鎮”到“現代創新高地”的華麗蝶變。

十堰,不止于車,不止于水,不止于山水車城——這里,是未來開始的地方!(供稿:十堰市委宣傳部)

編輯:趙玲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