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剛剛躍出水面,隨著漁網慢慢拉起,成千上萬條鰱魚在朝霞的映照下躍出水面,描繪出一幕壯觀的捕魚景象。5月7日上午,經過數小時的深水區捕撈作業,數條漁船滿載而歸,3萬斤萊西湖大鰱魚鮮活上岸,被直接運往島城各大市場銷售。據悉,萊西湖今年首次捕撈作業從5月初開始,將持續一個多月時間,計劃捕撈20萬斤魚,全年捕魚總量將達到150萬斤,其中有20萬斤新鮮鰱魚將運抵島城各大批發市場,“跳”上市民的餐桌,屆時市民可品嘗到萊西湖的這一美味。

首網捕撈最大鰱魚超20斤重

入夏后,萊西湖迎來了最美的季節,微風輕輕拂過水面,波光粼粼中藏著極為鮮美的味道,一幅關于萊西湖捕撈的優美畫卷徐徐展開……

經過數小時的深水區捕撈作業,漁船滿載而歸。

5月7日一大早,萊西湖西南角的岸邊,隨著幾艘漁船滿載而歸,萊西湖迎來了“漁樂季”!斑@條大鰱魚有20多斤重,這條也有10多斤重……”碼頭上,前來購買萊西湖大鰱魚的市民紛紛表示。“今天捕獲的魚有3萬多斤,主要為花鰱魚和白鰱魚,水庫西岸設有野生魚專賣店,市民可以前來選購,品嘗萊西湖‘第一鮮’!碑a芝水庫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

記者了解到,因水質優良、天然餌料豐富,萊西湖盛產30余種淡水魚,年產商品魚150余萬斤,遠銷北京、上海、廣州、哈爾濱等城市。萊西湖的鯉魚、白鰱魚、鳙魚被列入第三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

半個月時間布下“迷網陣”

“捕撈大鰱魚有一定的技術含量,下網就很有講究!睋碛20多年捕魚經驗的費縣漁民徐師傅介紹,先要選好位置,把一張張“口袋網”撒下去,然后從上游開始趕網,將大鰱魚趕到“口袋網”位置,等到大量的魚進入“伏擊圈”后,在外圍至少還要布置10層網,這樣,進入網陣的大鰱魚就不會輕易脫身。此前,十幾名漁民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在湖里布好“迷網陣”,等待大鰱魚入網。

一名漁民告訴記者,他們在拉網時會將網里的魚趕進魚箱里,然后再拖著魚箱到岸邊,這樣在捕撈過程中魚會一直在水里,以此保證鮮活。

漁民展示捕撈的大鰱魚。

鰱魚是保護水生態的“功臣”

“鰱魚是家喻戶曉的‘四大家魚’之一,屬于典型的濾食性魚類,主要以浮游植物為食。之所以選擇鰱魚作為水生態修復的‘主力軍’,也是因為它們可以大量攝食藍藻。”萊西產芝水庫管理中心漁業生產科負責人介紹,鰱魚對維護水域生物多樣性和提升生態環境質量起到重要作用,為此每年萊西湖都要增殖放流數百萬尾鰱魚苗,這些魚苗慢慢長大后,就成為保護水生態環境的“大功臣”。

記者了解到,在產芝水庫的深水區,有著大量的野生魚類,為了保持水庫的生態平衡,每年都要下網捕撈。

編輯:劉博倫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