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5月8日消息(記者郭振丹)記者從5月8日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獲悉,近日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加力提速推進2025年優化營商環境“十大攻堅突破任務”的通知》,選取企業需求迫切、部門協同推進要求高的十個事項進行攻堅突破,加力推出增量舉措,攻堅解決裉節問題,公開接受社會監督。通過重點協調、重點推進、重點督查、重點宣介,推動各項任務盡早落地,確保年內取得明顯成效。
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顧軍介紹,“十大攻堅突破任務”來源于優化營商環境8.0版(即《上海市聚焦提升企業感受 持續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行動方案》),將在8.0版已有任務舉措的基礎上推動具體措施再深化、再細化,新推出一批惠企利企的增量舉措,時間進度上力爭各項任務落實能早則早、能快則快。同時還將強化跨部門協同推進、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并扎實提升企業感受。
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央廣網記者 郭振丹 攝)
具體來說,“十大攻堅突破任務”的主要內容包括:
在實施世行對標改革方面,進一步向完善監管規則、優化公共服務體系、提升落地效果升級,推出對標改革新的任務清單,注重學習借鑒國際一流先進實踐,拉長板補短板,加快塑造營商環境國際競爭新優勢。
在優化惠企政策服務方面,上線“隨申兌”一口查詢申兌平臺,推出科學精準設定政策申請條件和范圍的“政策演算器”,持續擴大“免申即享”服務范圍,普惠性政策力爭應納盡納。
在優化涉企行政檢查方面,推動各行業盡快建立“無感監管”“無事不擾”雙清單,推進檢查事項“雙透明”和檢查規范“雙認可”,以市、區兩級統籌和檢查碼撮合等,著力提升涉企行政檢查的規范性、一致性、協同性,努力實現檢查減量提質不擾企。
在建立“信用+風險”監管體系方面,研究健全“綜合+行業”企業公共信用評價體系,完善企業信用風險“精準畫像”,建立市場監管領域風險預警模型,完成市場監管領域個體工商戶的信用風險分類,實現信用風險分類管理覆蓋主體從企業拓展到工商戶。
在創新中小企業融資服務方面,加大金融機構信用融資產品供給創新,試點推廣“園區秒貸行動”,推動融資服務中心進一步下沉,大力發展供應鏈金融,著力提升小微企業融資便利性和可得性。
在營造清朗的網絡輿論環境方面,升級推出《涉企侵權信息處理服務包》2.0版,組織涉企侵權信息處置實務培訓,開展“清朗浦江·e企同行”優化網絡環境專項行動,建立協同治理機制。
在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協同和執法協作方面,開展長三角區域海外知識產權協同保護,建立海外知識產權保護專題協調機制,開展“守護知識產權”專項執法行動,出臺商標侵權小微案件查辦指南,完善“反侵權假冒政企協作機制”,加大打擊侵權、保護企業力度。
在治理牟利性職業索賠方面,強化依法治理牟利性職業索賠的整體合力,優化市場監管部門“投訴舉報異常名錄”,研究制訂《關于依法治理牟利性職業索賠職業舉報的意見》,對通過投訴舉報等方式施壓企業、非法牟利的違法犯罪行為,依法依規開展治理,有效壓降職業舉報生存空間,更好營造誠實守信的市場環境。
在提升辦理企業破產便利方面,強化企業破產行政事務協調機制,支持破產管理人依法履職,這項工作是世行營商環境評估的十大指標之一,對切實提升市場出清效率,幫助困境企業重整再生,優化市場資源配置具有重要意義。
在支持街鎮營商環境建設方面,圍繞打通“最后一公里”,賦能街鎮優化企業服務和基層執法,做實“街鎮吹哨、部門報到”機制,優化12345派單機制,有序發展活力街區。
顧軍表示,4月19日世界銀行官網發布2025年度中國企業調查報告,從上海企業調查數據結果來看總體表現良好,在企業調查涉及營商環境的59項測評點中上海有22項測評點達到全球最優水平。但對標全球最佳實踐、對標企業感受和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營商環境優化仍須持續發力、久久為功。“下一步將加力提速落實好優化營商環境8.0方案和‘十大攻堅突破任務’,讓每一位在上海奮斗的企業家有信心、受尊重、敢創新,讓每一家扎根上海發展的企業有活力、享機遇、能壯大,讓城市和企業雙向奔赴、同頻共振,共同譜寫上海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顧軍說道。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