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5月9日消息(記者唐奇云) 從“有沒有”到“好不好”,從“跟跑”到“并跑”“領跑”,過去十年,中國品牌如雨后春筍般茁壯成長。在第九個“中國品牌日”到來之際,以“品牌成長引領新質消費”為主題的2025中國品牌日上海踐行活動于5月9日在滬舉行,深入探討中國品牌發展面臨的新機遇與肩負的新使命,共同探尋中國品牌的未來發展之路。
記者了解到,中國品牌日上海踐行活動把原先5天的品牌博覽會展會現場服務,轉變成365天的全生態品牌服務,建設品牌生態交互平臺,以“品牌生態聚能環”為引擎,啟動品牌未來發展計劃,向政府、企業提供全方位的品牌建設服務。
活動現場(央廣網記者 唐奇云 攝)
“十五五”時期,我國品牌建設將進入一個全新階段,而品牌建設離不開理論研究的有力支撐。此次活動現場,《中國品牌高質量發展藍皮書——品牌建設的責任與使命》(以下簡稱“藍皮書”)正式發布。藍皮書研究團隊代表、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張澤林表示:“面對國際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數字經濟蓬勃發展、以及消費者需求出現巨變并持續升級的形勢,中國品牌的發展必須以創新為引擎、質量為基石,堅持國家戰略與市場主體雙輪驅動,推動品牌經濟成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點。”
聚焦品牌打造的具體路徑,藍皮書指出,面對國內形勢,要創建國家品牌傳略矩陣,要推動多層次、差異化、系統化的品牌發展格局,夯實品牌強國建設的戰略支撐基礎;面對國際形勢,要打造品牌出海“一帶一路”主陣地,以高質量品牌為橋梁,塑造可信、可親、可傳播的中國形象。
“關于品牌打造的最后一點,是我們如何培育青年、謀劃未來,因為他們會成為中國品牌的未來。”在張澤林看來,青年既是品牌消費的重要力量,也是品牌建設的創新主體、傳播主力與消費先鋒。近年來,越來越多青年主動投身品牌策劃與社交傳播,催生了新業態、新模式與新生態,而品牌則以價值觀引領、資源支持和社會責任反哺青年成長。“我們要充分激活這一雙向賦能機制,引導青年廣泛參與品牌建設,也為青年的全面發展提供實踐支撐。”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