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村振興的浪潮里,黨建凝聚力量,頭雁引領方向。山西運城市垣曲縣歷山鎮望仙村以黨建引領為核心,黨支部書記化身“領頭雁”,帶領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整合各方資源、探索創新模式,在深山沃土上深耕食用菌產業。
村民在進行菌種培育工作(垣曲融媒供圖)
在歷山鎮望仙村一處山腳下,瑤莊種植專業合作社的椴木木耳種植基地里,4萬余根椴木整齊排列,在青山綠水之間鋪展出生機勃勃的振興畫卷。望仙村黨支部書記、基地負責人趙言紅正穿梭其間,指導村民進行菌種培育工作。從6000根起步到如今的規模,每一根椴木的增減、每一次技術的改良,都凝聚著他帶領村民逐夢產業振興的堅定決心。
瑤莊種植專業合作社的椴木木耳種植基地里,4萬余根椴木整齊排列(垣曲融媒供圖)
木耳產業一年種菌,三年收獲,收獲后的廢料還可用作生物有機肥進行農作物施肥,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綠色循環生態鏈條,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贏。現如今,望仙村的木耳產業已經形成了從菌種培育到成品銷售的全產業鏈,讓40余戶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作為村里的“領頭雁”,趙言紅歷時八年摸索出的“望仙培育法”,不僅讓椴木木耳品質媲美野生,更吸引周邊村落紛紛前來“取經”。趙言紅不僅傾囊相授,更牽頭與周邊歷山村、望仙村兩村搭建起“聯村抱團”平臺,讓木耳產業發展從“一枝獨秀”邁向“百花齊放”。(趙軻 晉宇)
編輯:溫雅慧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