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5月9日消息(記者周思楊)算力是數字經濟時代的新型生產力,正在加速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記者從天津市數據局獲悉,《天津市算力券實施方案(試行)》正式發布,旨在通過政策引導降低企業算力使用成本,加速人工智能產品開發和產業數字化轉型。

算力券是用于支持購買智算或超算服務的政策工具和數字化憑證。天津市推出算力券政策,明確以合同金額10%的比例提供補貼,單個企業年度補貼上限200萬元。申請企業需滿足依法注冊、無失信記錄、未獲其他市級算力補貼等條件,并在智能制造、智慧醫療、智慧金融等重點領域開展應用。

算力券政策是落實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部署的重要舉措。近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等部門發布《關于深入實施“東數西算”工程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的實施意見》,系統性推進算力設施建設和應用,鼓勵面向中小企業發放算力券,補貼降低企業算力使用成本。為發揮政策引導作用,助力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和創新發展,去年以來,天津市數據局會同市財政局,組織開展調查研究,學習借鑒北京、上海、貴州等省市經驗,研究制定了天津市算力券政策措施。

天津市數據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降低企業算力門檻,加速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工程設計等領域的創新應用,更好地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政策有效期兩年,未來將根據實施效果動態調整。

編輯:褚夫晴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